what we do
curation
exhibition design
design by
Ingrid Pan
Ryan Wang
Karen Chiu
Apan Pan
Johnson Chen
Zhu Wang
May Kao
photo by
WEI Photography
平面設計師
也能做點什麼吧
設計師日常關注視覺設計、文化美感、在意每個專案是否能有所發揮,但我們同時在意是否能夠運用自身專業為專案投注更重要的意義,也許可以透過設計實踐地球公民的責任。
一場永續展覽
2024年6月我們與〈聯合線上〉、〈4cus Creative視中心創意〉攜手策劃了「永續好日子」展覽 ,展覽目的是希望和大眾一起對於日常的環境負擔多一點意識,認知每一個選擇都將累積成重大影響,並從日常生活中採取永續行動。既然是永續主題,策劃初期我們便將「減少展覽製作的環境負擔」納入任務目標,也希望留下紀錄和經驗,分享給所有未來的策展製作。
The solution may be for a lot of the world’s problems is to turn around and take a forward step
-Yvon Chouinard, Founder of Patagonia
永續價值的設計思考
不新的製作
在源頭減少資源消耗是最好的,展覽最大比例的製作需求是結構與內容展板,我們突發奇想的找了建設商,試圖取得像是鷹架、建築邊角料等閒置材料再運用的可能性,可惜因規劃期有點緊迫,沒有足夠時間交涉討論而沒能實現,未來有機會我們還是會想試試看。
台灣每年展覽的數量非常龐大,展覽設備租賃並不難取得,眾多考量下最後選用鋁製支架搭建展場結構,雖然比起木材少了溫潤的文化氣質,但透過設計安排還是能有細緻的呈現。能租就租,能借就借,同事們開始留下生活塑膠廢棄物,像是牛奶盒罐、塑膠盤等用於佈展中,我們還跟回收廠要來了瓶蓋作為投票活動中的「票」呢。
想怎麼收就得怎麼用
為了提高回收與再利用率,這場展覽使用最多的板材是PP塑膠板與蜂巢紙板,蜂巢紙板可以100%回收分解,PP板是熱塑性塑膠,可以高溫重塑再製,我們也將PVC貼膜的使用降至最低,PVC高溫處理或焚化時會產生戴奧辛,貼膜與背膠的去除耗時費工,也會降低回收廠的處理意願。


看見問題 也看見可能性
在什麼狀況下會看見展覽廢棄物的問題呢?以往可能是撤展後付垃圾清運費時最有感,但這次因為有減少廢棄的目標,在租賃展架撤走後問題就明顯可見,展場到處一堆堆的垃圾,塑膠廢棄物佔了很高的比例,即便我們讓品牌或公益組織帶走他們需要的展板,剩下的還是比期望的多很多,只能先把展板搬運回辦公室擺著,希望能找到再利用的機會,同時也明白下一場展覽要嘗試更多能解決問題的設計。
延續的下一站
如果每一個製作,都想著它們在結束後會去到哪裡的話,會不會讓設計更永續呢?這是這場策展我們不斷問自己的問題。展期有限,如果展覽製作能夠在展覽結束後,生命週期並不會結束,這樣展品的效益與價值是否就更高了呢,這也將會是下一次策展時團隊的關鍵設計思考之一。不過在這之前,我們要先把眼前的一大疊PP塑膠展板找到下一站。



用設計帶來好意
「不垃圾場」是在策展期間我們接觸過的永續實踐者之一,多年投入廢棄塑膠再利用與減塑推廣,在一起腦力激盪後決定把從展覽回收的PP塑膠板材設計再製成板夾,作為我們送給專案客戶的年度贈品,也希望藉此倡議單面影印紙的再利用,作為永續又節省開銷的廢紙筆記本。
這個A5大小的板夾是我們upcycle的一個實驗,從相對永續的展覽材料選用、提高回收再利用比例的製作、再生商品設計等等,過程中有很多摸索學習、永續夥伴與品牌的支持協助,它不會是全世界最棒的手寫板,也因為一個一個手工製作,不那麼光滑完美,但它代表設計有更永續的可能。